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公告栏>>阅读文章

阜阳师范学院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发布人:管艳琴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9日    阅读次数:836

 

阜阳师范学院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


学院简介:

  学校创办于1956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阜阳师范学院,获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13年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5年、2014年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校60年来,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10万多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学校现有清河、西湖两个校区,占地97.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6.7万平方米。学校设置16个教学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生1.96万人。学校建有独立学院1——信息工程学院,独立学院拥有本科专业29个,在校生6684人。学校现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生物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有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胚胎发育与生殖调节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中心及安徽武术文化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科研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5亿元,各类藏书197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电子期刊库等30个中外网络资源数据库。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86人,其中专任教师966人,高级职称教师352人,博士学位教师175人、硕士学位教师707人;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安徽省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等共计86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10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方维海院士等兼职教授114人。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教学研究、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62项,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21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各类课题291项,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等各类科研奖励321项;发表学术论文3421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1021篇,SCIEI收录426篇;出版著作167部。出版《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阜阳师院报》、《安徽基础教育》。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彰显实践育人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来,我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学科专业竞赛获奖1343项,其中包括全国师范生技能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全国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等国家级奖励188项,学科竞赛获奖级别和数量居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学生主持各类科研项目725项,其中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88项。毕业生角色转换快、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社会满意度高。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长期坚持开展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品牌第二课堂活动,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安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优秀教学管理单位安徽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坚持注重内涵,彰显特色,加快转型的三位一体发展路径,继续巩固教师教育优势,积极发展应用学科,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建设地方性综合型高水平大学。

 

招聘计划:
招聘岗位汇总表

序号

用人单位

招聘岗位

岗位数

小计

岗位性质

学历
(学位)

学历专业条件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

备注

博士

硕士

本科

紧缺
专业(是否)

1

教育学院

教育学

1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279749647@qq.com

 

2

心理学

1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心理学

心理学

心理学

3

教育学(学前教育)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教育学(学前教育)

教育学(学前教育)

教育学(学前教育)

4

政法学院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0558-2591380
1104929523
@qq.com
0558-2591100
756602512
@qq.com

 

5

法学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法学(法学理论)

法学(法学理论)

法学

6

法学(民商法学)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法学(民商法学)

法学(民商法学)

法学

7

法学(诉讼法学)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法学(诉讼法学)

法学(诉讼法学)

法学

8

法学(经济法学)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法学(经济法学)

法学(经济法学)

法学

9

哲学(外国哲学)

1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哲学(外国哲学)

哲学(外国哲学)

哲学

10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方向)

1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建筑(城乡规划学方向)

 

 

0558-2591166
lushucheng110119
@163.com  

 

11

旅游管理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

(有旅游电子商务基础和网站制作专长者优先)

12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

旅游管理(会展会议管理方向)

酒店管理或旅游管理

 

13

地理学

1

教辅岗位

硕士及以上

地学

地学

地质学专业或地理学专业

暂缓招聘

14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化学或复合材料与工程

2

教学科研

博士(或硕士副教授)

材料加工工程或材料物理与化学(方向:复合材料)

材料加工工程或材料物理与化学(方向:复合材料)

材料类专业     或化学

fynchx@126.com

 

15

药物化学或有机化学

2

教学科研

博士(或硕士副教授)

药物化学或有机化学

药物化学或有机化学

药学或化学

 

16

药物分析或分析化学

2

教学科研

博士(或硕士副教授)

药物分析或分析化学

药物分析或分析化学

药学或化学

 

17

分析化学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2

教辅岗位

硕士或副教授以上

分析化学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分析化学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化学或测控技术与仪器

暂缓招聘

18

高层次人才(材料学、应用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

教学科研

教授(或博士副教授)

材料学、应用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学、应用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化学

 

近五年内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以上(其中2区以上不低于2篇)

19

经济学院

电子商务

2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或相近专业

15855471972
milawyer
@163.com

 

2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或相近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向
课程:《Web开发技术》

21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1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

课程:《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22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1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

 

23

金融工程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

金融学或相近专业

 

24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2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计算机、自动化、数学、物理学、电子

0558-2591395
751384025
@qq.com

 

2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

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

计算机、自动化、数学、物理学、电子

侧重物联网工程、传感器网络、嵌入式软件相关方向(紧缺专业)

26

教辅岗位

硕士及以上

暂缓招聘

27

信息与通信工程 

2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

计算机、自动化、数学、物理学、电子

 

28

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9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0558-2596897
lidongfu27
@sohu.com

 

29

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30

劳动经济学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应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方向)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31

产业经济学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32

技术经济与管理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技术经济与管理(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方向)

技术经济与管理(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方向)

技术经济与管理(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方向)

 

33

会计学(审计方向)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方向)

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方向)

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方向)

 

34

财务管理(税收筹划方向)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财务管理(税收筹划方向)

财务管理(税收筹划方向)

财务管理(税收筹划方向)

 

35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生物制药

3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中药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

中药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

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0558-2596148

博士优先,硕士的本科专业相近

36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方向)

3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食品科学、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存工程、发酵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制糖工程

食品科学、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存工程、发酵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制糖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

博士优先,硕士的本科专业相近

39

建筑(风景园林、城市规划与设计)

1

教学科研

教授或博士

建筑(风景园林、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筑(风景园林、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园林

 

40

生物学(发育生物学)

1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生物发育学

遗传学、生物发育学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41

美术学院

设计学(环境设计方向)

4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设计学或相近专业

设计学或相近专业

环境设计或相近专业

0558-2596084

 

42

数学与统计学院

基础数学

3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数学(分析方向2人,代数方向1)

数学

数学

0558-2591520
xingpingsheng
@163.com

 

43

计算数学

1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数学(数值代数方向)

数学

数学

 

44

教育学(课程教学论)

1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教育学

教育学

数学

 

45

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

1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

 

 

46

统计学

2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统计学或应用统计学

统计学或应用统计学

统计学或应用统计学

 

47

体育学院

体育学(健美操方向)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13215580517
1812458558
@qq.com

省级比赛前三名(省运动会、省大运会、省锦标赛),国家级比赛前8名(国家级运动会、国家级大运会、国家级锦标赛),专业院校毕业生优先

48

体育学(体育舞蹈方向)、艺术学(舞蹈学)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体育学(体育舞蹈方向)、艺术学(舞蹈学)

体育学(体育舞蹈方向)、艺术学(舞蹈学)

体育教育、艺术学

49

体育学(体育教育方向)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体育学(体育教育方向)

体育学(体育教育方向)

体育教育

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科研成果,专业院校毕业生优先

50

体育学(运动训练学)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体育学(运动训练学)

体育学(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

二级运动员,专业院校毕业生优先

51

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

2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不限

18298191978
zhangjin1981311
@sohu.com

 

52

中国现当代文学

2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不限

 

5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专业不限

 

54

新闻传播学(新闻学方向)

2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新闻传播学(新闻学方向)

新闻传播学(新闻学方向)

专业不限

 

55

新闻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方向)

2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新闻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方向)

新闻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方向)

专业不限

 

56

物电学院

高层次人才(物理类、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类)

3

教学科研岗

教授/博士后

物理类、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物理类、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物理类、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0558-2591386

 

57

核科学与技术

1

教学科研岗

博士研究生

核科学与技术或相近专业

核科学与技术或相近专业

核科学与技术或相近专业

 

58

光学工程类

1

教学科研岗

博士研究生

光学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光学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光学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59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1

教学科研岗

博士研究生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60

机械工程类

1

教学科研岗

博士研究生

机械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机械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机械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61

物理学类

1

教学科研岗

博士研究生

物理学类或相近专业

物理学类或相近专业

物理学类或相近专业

 

62

电子信息类

2

教学科研岗

硕士及以上

电子信息类或相近专业

电子信息类或相近专业

电子信息类或相近专业

 

63

交通运输工程类

1

教学科研岗

博士研究生

交通运输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车辆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64

电气工程类

2

教学科研岗

硕士及以上

电气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电气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电气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65

仪器类

2

教学科研岗

博士研究生

仪器类或相近专业

仪器类或相近专业

仪器类或相近专业

 

66

通信工程类

2

教学科研岗

博士研究生

通信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通信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通信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67

物理类、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类

4

教辅岗位

硕士及以上

物理类、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物理类、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物理类、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类或相近专业

 

暂缓招聘

68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或艺术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方向)

1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音乐学或艺术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方向)

音乐学或艺术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方向)

音乐学或艺术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及相近专业)

0558-2596017

承担课程:曲式与作品分析,专业院校毕业生优先

69

艺术学(音乐表演小提琴方向)

1

教学科研

硕士及以上

艺术学(音乐表演小提琴方向)

艺术学(音乐表演小提琴方向)

音乐学、艺术学

承担课程:小提琴教学,专业院校毕业生优先

70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2

教学科研

博士研究生

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05582591011
wyx@fync.edu.cn

 

71

学生处

辅导员

6

辅导员

硕士及以上

 

 

 

 

0558-2593176

党员或预备党员

 

合计(人)

 

111 

111

 

 

 

 

 

 

 

 

(本次招聘我校采取网站报名系统投递方式,请登录我校下方人事处报名网址投递简历。为防止有注册简历不成功情况可再投递一份个人简历至邮箱)

招聘网址(人事处):http://210.45.32.7/xiweb/rsc/index.asp

阜阳师范学院招聘系统:http://121.43.192.253:8028/login/login.html

招聘邮箱: rsc@fync.edu.cnfync_rsc@163.com

招聘方案

为做好2017年人才引进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根据《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现将2017年人才招聘工作安排如下:

一、招聘原则

1 坚持公平、公开、择优原则。学校进人计划和考核办法均向社会公开,进人考核过程在纪委办监督下进行,力争将优秀人才选进学校。

2 坚持在编制数或岗位空缺数内进人原则。学校及用人单位的进人计划要与学校及学院编制数或岗位空缺数基本一致。具有博士学位(学历)或具有硕士学位副教授、教授职称的应聘人员,占编引进,且优先录用,其他人员劳动关系均按人事代理方式聘用。

3 坚持优化人员结构原则。学校鼓励高水平领军人才、工程背景人才以及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不断优化结构。

二、组织机构

1 学校成立新进人员考核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全面领导学校的新进人员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处。

2 用人单位成立单位党政负责人为组长的考核小组,会同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新进人员的学术水平的考核。

3 人事处牵头组织学校层面的考核,对新进人员(特别是专任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基本素质进行考核。人事处与其他单位或部门共同负责应聘人员考核信息的整理、考核专家聘请、考核结果汇总。

4 纪委工作人员全程监督学校、用人单位考核过程。 

三、招聘条件

1 思想政治条件:遵守党纪国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良好的品行。

2 学历资历条件:博士、教授起点学历不限,硕士研究生起点学历原则上应为全日制普通本科,起点专业应与硕士所学专业一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颁发的外国教育机构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证书的,国内高考成绩应达到高考当年所在地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国外学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

3 年龄要求:原则上,硕士30周岁以下(1987630日以后出生);博士和具有硕士学位的副教授40周岁以下(1977630日以后出生);教授50周岁以下(1967630日以后出生)。特别优秀或学校急需博士、教授或副教授可适当放宽。

4 健康条件: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能胜任本职工作,符合体检标准(具体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及操作手册(试行)》和规程等有关文件执行)。

5 录用条件: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不得聘用情形的人员,不予聘用。

四、考核组织

1 新进人员由学校统一考核,硕士采取定期集中考核,博士、具有硕士学位副教授和教授应聘教学科研岗可适时考核。

2 考核分为用人单位考核和学校考核两部分,用人单位考核其学术能力和专业知识,学校考核其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

1 根据年度进人计划,用人单位收集筛选应聘者信息,对应聘者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2)用人单位考核小组负责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家组成考核组(7人及以上),以学术讲座和专业问答的方式,对拟引进的教学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学术水平、科研潜力和学术道德等方面进行考核。

3)每个岗位的应聘人员比例不低于1:3,紧缺专业不低于1:2,实际应聘人员在用人单位和学校考核时均需达到上述比例,达不到上述比例的,该岗位取消,符合其他岗位应聘条件的,可以转报其他岗位。

用人单位按照招聘岗位数13(紧缺专业12)比例推荐应聘者参与学校考核。若用人单位采取了笔试考核方式,推荐到学校参与考核的应聘者考核分数须在75分以上,若75分以上应聘人员数达不到招聘岗位数13(紧缺专业12)比例,学校有权取消该岗位的招聘。

4)在校考核小组领导下,考核办公室组织专家组(专家不少于7人,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4人,要求副高以上职称。)对应聘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教师基本素质和课堂教学技能进行考核。

3 学校考核打分采用百分制,去掉最高、最低分以后的平均分,即

为应聘人员的最后得分。最后得分低于75分的人员,学校不予录用。

4 纪检监察、人事处工作人员参加考核,不参与打分。

五.应聘流程

1 报名:自招聘信息公布后开始接受报名,在未满7个工作日内报名的,视为期满后第一天报名。自开始接受报名之日起,报名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应聘人员应按照进人文件要求的方式和规定时间发送电子简历。电子简历接收截止到学校考核前一天中午11:30

2 资格确认:通过用人单位考核与考核办公室审查的应聘人员并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现场资格确认、填写承诺书。应聘人员每人限报1个岗位,符合条件的可以兼报专职辅导员岗位。

3 考察录用:应聘者通过学校和单位的考核方有被录取资格;入围多个岗位聘用名次的人员可选择岗位;入围人员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和心理测试,合格后,报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拟聘人员,报上级批准后办理正式聘用手续。

六、相关事宜

1. 学校进人计划以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为准,各用人单位只发布单位考核的具体时间、地点、考核内容、考核形式等具体事项。

2. 信息工程学院、附属中小学的进人考核由用人单位单独组织、单独聘用。其他人员的引进由人事处牵头组织负责考核,纪委办负责监督。

3. 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视申请报名情况安排考核时间、地点。具体要求、考核内容、时间和地点由考核办公室按照规定提前在网上公布。

4. 在学校公示结束前以及公示期间的疑义没有结论前,所公示的结果不是最终有效结论。

5. 拟聘人员应当于学校规定报到期限内提供所需最终学历、学位证书(海外归国人员的学历、学位需同时提供由教育部相关学历认证机构的认证证明)以及其他证明材料原件。届时未能提供证书、证明原件的拟聘用人员,取消聘用资格。

6. 符合条件的录用人员放弃聘用岗位或者拟聘用人员的资格被取消的,从该岗位符合录用条件的其他人员中按照分数高低依次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

7.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2017年入职人员的考核;对高层次优秀人才特别是海外人才的考核考察,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尽可能简化程序。

8. 招聘岗位要求的学科、专业的认定以国务院学位办《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标准认定。

9. 本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七、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西路100号 阜阳师范学院人事处师资科

邮编:236037

招聘电话:0558-2596577(陈老师)

招聘网址(人事处):http://210.45.32.7/xiweb/rsc/index.asp

阜阳师范学院招聘系统:http://121.43.192.253:8028/login/login.html

招聘邮箱: rsc@fync.edu.cnfync_rsc@163.com 

(应聘邮件主题及附件名称格式:应聘学院——应聘岗位——姓名——学校(专业/学历)

引进待遇

引进人才类别

安置房或购房补贴

安家费 (万元)

科研启动费(万元)

其它

引领学校学科发展或服务地方发展的高水平科技团队

 

 

 

 

 

待遇面议

学科领军人才

 

 

 

 

 

待遇面议

教授(50岁以下)

校内房源,或房补100㎡(2500/㎡)

30

8

10

20

1.教授、A类博士配偶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学历(各类专升本第一学历均不视为普通本科学历),BC类博士的配偶为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学校原则上安排工作。2.教授津贴每月最低1000元,博士津贴每月最低800元。

A类博士

校内房源,或房补80㎡(2500/㎡)

30

6

8

10

B 博士

校内房源,或房补70㎡(2500/㎡)

20

4

6

8

C类博士

校内房源,或房补60㎡(2500/㎡)

10

2

3

6

1:学科领军人才包括: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含外专千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含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年千人、青年长江、国家优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专项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包括:皖江学者,安徽省百人计划(含外专百人),安徽省特支计划的杰出人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等。

2:学校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者,若档案调离、读博期间停发全部待遇,获得学位返校后视为引进人才;若档案不调离、读博期间保留基本待遇,获得学位返校后,安家费按照引进博士的1/2发放。学成归来博士待遇按入学时所签协议的条款执行,若协议未明确者,按返校当年的人才政策兑现待遇。

3:学校为引进或在职博士及教授符合条件的配偶和子女中的一人解决一次(配偶和子女共计1人次)人事代理工作。配偶随调是指符合省教育厅、人社厅有关文件规定条件的可占编调动,否则,按照学校的规定以人事代理方式安排工作。

4A类博士: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在一类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 在一类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6篇以上。 

2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相一致,且本人撰写12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并在一类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3篇以上。

3 主持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或参加二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2名)一项以上。

4 获一类科研奖励(前10名);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

5 主持一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或获得一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B类博士:在三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符合下述条件之一的:

1 在一类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3篇以上。

2 正式出版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且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本学科学术著作1部以上。

3 主持四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或参加三类以上科学研究项目(前3名)。

4 获一类科研奖励;或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或二类科研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或三类科研奖励(第1名)1项以上。

5 主持二类成果推广1项以上或获得二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

C类博士:不满足AB类博士条件的博士。

毕业于中科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985”高校或海外大学的博士优先录用;以上成果类别参见《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皖教人〔2016〕1号)。

5:取消暂缓扩张专业。

6:申请住房面积达不到标准的,差额部分按2500/m2给予补偿,申请住房面积超出标准的,差额部分按2500/m2从安家费中扣除。

7:《阜阳师范学院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试行)》(校党〔20151号)中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标准以本方案为准。

8:本方案适用于2017年及以后新进和学成归来人员。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西路100号 阜阳师范学院人事处师资科

邮编:236037

招聘电话:0558-2596577(陈老师)

招聘邮箱: rsc@fync.edu.cnfync_rsc@163.com 

 

阜阳师范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